易筋经之内功心法,拿去练! 易筋经心法( 四 )


2.三套落地之势——足少阴经(经脉)
桩势要点:如图8所示,这是右势,右脚在左脚前三寸左右,脚距约一尺,脚形成外八字 。膝盖向下,臀部向上,腰伸直,头抬起 。双手放在臀部旁边,五指自然张开,下颌向前,手掌向下,手肘由后向外向前扭转,与膝盖相对 。比左手稍向前 。
经络(经脉)循环:足少阴经在足小趾、足心、下肢后缘内侧、脊柱前侧循环 。勤练此桩,可强健脊柱,使经络(经脉)感觉通畅,生出向下的真力 。
3.垂尾倾向-足厥阴经
桩姿要点:如图9所示,这是左姿,左脚略领先前三寸,双脚外侧分成180度角,双脚尖端向外,脚跟向内,脚跟分开约一尺 。弯腰,抬头,双手十指交叉,手指放在对掌而不是掌背,掌心向下 。注意:膝盖不要弯曲,头部不要降低 。右边则相反 。
经络循行:足厥阴经运行于大脚趾中间及下肢内侧,足太阴与足少阴之间 。勤练此桩,能使筋脉经过的地方感觉通畅,生出真正向内一致的力量 。
第四节脚三阳桩势
三阳经筋主要分布在下肢外侧,其中,足阳明经分布在外前缘,足太阳经分布在外缘,足少阳经分布在中间 。足阳明真力向前,足孙真力向上,足少阳真力向外 。
1.卧虎扑食——足阳明经
桩姿要点:如图10所示,这是左姿,左脚是虚步,重心是右脚,双手手指在地上压在一起,双手与肩同宽,腰脊柱要挺直,头要抬起,要引体向上 。注意:腰背要平,右膝不能过度屈曲 。经络循行:足阳明经筋分布于第二趾、第三趾、第四趾、下肢外侧前缘、胸腹部、两颊等 。勤练此桩,足阳明经有通畅感,生出足下前进的真力 。
2.鞠躬姿势-充足的太阳经络肌肉
桩势要点:如图11所示,这是右势,右脚略靠前,重心在左脚,两脚距离约一尺宽 。弯下腰,交叉手指,将手指放在对面手背上,放在头后,掌心向上 。注意:不要捏手肘,伸直,前臂保持一条直线,腰部保持挺直,背部不要凸出,颈部不要弯曲 。
经络循行:足太阳经筋分布于足小趾、下肢外侧后缘、腰背、头顶等处 。经常站在这个桩上,脚太阳的经络会有通畅感,会在脚底下生出向上的真力 。
3.探讨青龙-足少阳经筋的爪势
桩姿要点:如图12所示,这是左姿,左脚在前,右脚向外摆动,双脚成90度角,右掌向左推,左半握拳,置于左臀旁,头部向左倾斜 。注意:头部要领,虽然头部是倾斜的,但意图更强 。
经络循行:足少阳经筋分布于足第四趾、足背、下肢外侧中部、身体左右两侧及头侧 。经常站在这一堆上,足少阳经有一种肿胀通畅的感觉,生出向外开的真力 。
站在易筋经的桩位,可以产生一种内真力,外柔内刚,穿透力强 。此力生于命门(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处),经十二经脉(经脉)由手、足发出,对应女性口:十二经脉中,阳、阴两经对应表里,但两经产生的真力方向相反 。掌力有三个维度,六个方向:上、下、左、右、前、后 。第一步下的动力也是上、下、左、右、前、后 。所以,手足相融,正如著名武术家王向斋所说,“三力成熟,六力错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