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洛登喜饶个人简介

宋嘉祜四年(-第一饶迥阴土猪年 , 公元1059年) , 洛登喜饶诞生在吐蕃羊卓地区.洛登喜饶在孩提时代 , 便跟在叔父雷必喜饶这位当时著名的译师身后 , 识字学经 。他小小年纪就很有见解 , 善于独立思考 , 质疑问难 , 常把一个个大人问得十分尴
俄洛登喜饶生平简介宋嘉祜四年(-第一饶迥阴土猪年 , 公元1059年) , 洛登喜饶诞生在吐蕃羊卓地区.
洛登喜饶在孩提时代 , 便跟在叔父雷必喜饶这位当时著名的译师身后 , 识字学经 。他小小年纪就很有见解 , 善于独立思考 , 质疑问难 , 常把一个个大人问得十分尴尬 。
宋熙宁八年(1075年) , 他年满17岁 , 再也不愿受环境的束缚 , 不满足于在当地所能取得的知识 , 产生了离开家乡、扩大视野、到大小勃律(克什米尔)求学的念头 。翌年 , 洛登喜饶终于得到了一次好机会 , 他与热译师和年译师一起阿里参加当地富豪孜德举办的“火龙年法会” 。在这个法会上 , 他结识了孜德的儿子旺秋登 , 俩人引为知己 。洛登喜饶的学识和为人使旺秋登十分佩服 , 他爽快地答应做洛登喜饶的施主 。法会结束以后 , 他在旺秋登的资助下 , 直接自阿里前往求学 。
在大小勃律 , 洛登喜饶先后拜班智达·萨迦那 , 拔热希多等6人为师 , 学习梵文及各种经典 。他在紧张的学习中 , 遇到了各种困难 , 这些他都不在乎,但缺乏学费 , 使他不得不再次写信向阿里旺秋登求援 。热心的旺秋登对这位好学的年轻人再次给予关照 , 派人送去不少黄金 , 并希望洛登喜饶翻译教义深奥的佛教逻辑经典——《量庄严论》 。洛登喜饶感到十分棘手 , 但为了不辜负旺秋登的希望 , 便在学习之余 , 夜以继日 , 焚膏继晷 , 加紧翻译 。班智达·噶丹杰波闻听此事 , 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 在翻译技巧等各个方面给予很多帮助 。就这样 , 在导师的帮助下 , 洛登喜饶终于完成了这部经典的翻译 , 而且较为完善 。就这样 , 洛登喜饶在大、小勃律度过17年的学译经生涯 。
宋绍圣二年(1095年) , 洛登喜饶返回吐蕾 , 尽管他学富五明 , 但仍继续拜师求学 , 先后从班智达奔查松巴、松底积谛等人学经 。以后 , 他再次离开家乡 , 赴尼婆罗求学 。这期间 , 他主要学习密宗 。这次学习后 。他回到吐蕾 , 开始了翻译事业 。
洛登喜饶把从大、小勃律、尼婆罗等地带回的大量梵文经典译成藏文 , 并对前人译文的纰漏之处作了修订 。他翻译的各种-成了吐蕃、南方尼婆罗、朵堆(指西康地区)、朵麦(指安多地区东部)、宗喀(今青海西宁湟水一带)及西夏等地佛门弟子的必读之经 , 他也成为吐蕃当时译经最多的人之一 。洛登喜饶在从事译经的同时 , 还编写了一些经论注释 , 著有《道次第广论》和《教次第广论》等 。他还前往逻些、桑耶等地讲经 , 主要讲授以《量决定论》为主的法称著述及其注释 , 阐述佛教逻辑和认识论 , 还讲授了“慈氏五论”中观论书及其他论著 。洛登喜饶在叔父雷必喜饶逝世后 , 担任了桑浦寺的堪布 。据载 , 他的弟子聚集如云 , 多时达23000人 。仅协助他讲授《量庄严论》、《量决定论正疏)的就有55人;能阐释《量决定论)的有280人;能讲经论的有1800人;能讲经说法的有2130 。其中著名的有向才绷却吉-、卓垅巴·罗追迥乃、琼仁·钦扎、则喜饶跋等四人 。由此可见洛登喜饶讲学授经的卓著成效 。
宋大观三年(-第二饶迥阴土牛年 , 公元1109年) , 洛登喜饶不幸病逝于桑耶附近的旅途中 , 享年52岁 。他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 。基于他在佛学及译经等方面的卓越贡献超过了其叔父俄·大译师·雷必喜饶 , 后人对他十分敬仰 , 称之为俄·小译师洛登 。
分类百科网为您提供西藏自治区山南浪卡子县知名人物“俄洛登喜饶”详细资料 , 上分类号了解更多名人简历 , 名人资料 , 欢迎提供更多俄洛登喜饶相关信息 , 本信息来源于网络整理 , 如有误差 , 请联系作者更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