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的引入
组织同学阅读课本节前大“?”的内容 。提问: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子弹在运动吗?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认真学习有关物体运动的知识 。
板书:“第二章 简单的运动
一、机械运动”
2.机械运动
(1)什么是机械运动?
运动是个多义词,物理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化;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变化 。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
(2)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
提问并组织学生回答:举例说明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是在做机械运动 。
对于回答中所举机械运动实例,教师要明确指出是哪个物体相对什么物体有位置的改变 。
组织同学看课本图2—2,提问:图中的哪些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答:图2—2中运动员、足球、列车、地球、人造卫星、太阳系、银河系都在不停地做机械运动 。
问:图中的铁轨,地球上的树木、高山,我们教室中的课桌和椅子是运动的吗?
答:它们都在跟随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他们也在做机械运动 。
小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
板书:“1.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组织学生看课本图2—3,讨论: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让学生充分说明自己的看法 。
小结:
首先明确本问题中研究对象是汽车中的乘客,这位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
其次根据前面所学机械运动的知识,判定汽车、司机和乘客都在做机械运动 。但是司机和男孩所说乘客是静止的或是运动的说法都有道理 。因为他们在研究乘客的运动情况时,选定的作为标准的物体不同 。
问:司机看到乘客没动是静止的,是以什么为标准的 。
答:以车厢为标准,乘客相对于车厢没有位置的改变,所以说乘客是静止的 。
问:男孩看到乘客运动得很快,他是以什么为标准的 。
答:男孩以路面或路旁的树木、房屋为标准,乘客相对于路面有位置的改变 。所以他说乘客是运动的 。
教师小结:在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定的参照物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
板书:“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①: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
②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
(2)提问:看课本图2—4,卡车和联合收割机在农田里并排行驶,受油机与大型加油机在空中飞行,说它们是运动的,你选什么物体为参照物 。
答:选大地为参照物,它们是运动的 。
教师追问:在甲图中如果选卡车或收割机为参照物,在乙图中如果选受油机或加油机为参照物,另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
答:另一物体是静止的 。因为它们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的改变
教师小结:像卡车和收割机这样两个物体以同样的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相对位置不变,则称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
提问:请你解释法国飞行员能顺手抓住一颗子弹的道理 。
要求学生用相对静止的道理予以解释 。
教师指出: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举例说明当所选的参照物不同时,物体的运动情况一般不相同 。例如列车中的乘客以地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车厢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
4.匀速直线运动
(1)自然界中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
(2)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演示实验:启动节拍器,使两响之间间隔1秒钟(如果没有节拍器,可由学生读秒表) 。将1米长的内封气泡的玻璃管竖直靠放在黑板上 。使气泡由管底竖直上升,从零时刻开始,在每个节拍时,在气泡所在的位置旁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个短横线(以气泡的上沿或下沿为准),这些横线由下到上等距离排列 。
改变节拍器摆锤的位置,增大(或减小)摆的周期,重做上述实验 。此时要平移玻璃管在黑板上的位置,每组记画横线不可重叠 。
用刻度尺测相同的时间间隔内,气泡通过的距离 。
提问:你认为气泡的运动有什么特点?
推荐阅读
- 初二上学期物理教案人教版 初二上学期物理教案
-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设计范文
- 初三物理教师通用版教案范文
- 初二物理质量教学设计 初二物理教学设计7篇
-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7篇
- 高三物理教学设计7篇
- 高二物理教学设计7篇
- 高一物理速度教学设计 高一物理教学设计7篇
- 八年级物理温度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7篇
- 高二物理教学设计案例 高二物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