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等值专项贷款吗,中国有等值专项贷款吗知乎?( 二 )


过去1年里,亚吉铁路、蒙内铁路、阿卡铁路三条铁路在非洲相继通车 。这些铁路全部使用中国标准、技术、设备,以中国速度进行建设,对于中国企业、中国标准、中国装备乃至中国的经营管理“走出去”都是巨大的突破 。
今年3月3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色股份)总包建设的哈萨克斯坦阿克托盖铜选厂提前竣工,成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哈产能合作新的里程碑 。中色股份总经理王宏前告诉采访人员,中色股份2005年进入哈萨克斯坦市场,累计在哈纳税近1.6亿美元,直接或间接雇佣当地员工1500多人 。“我的父母非常感谢中色股份,是公司给我提供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和不错的收入,使我有能力帮家里改善生活”,哈方员工谢利克说 。
在不久前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方承诺将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资金支持,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将分别提供2500亿元和1300亿元等值人民币专项贷款,用于支持“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产能、金融合作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将继续成为中国海外工程承包业务发展的增长点和驱动力,参与海外工程项目建设的中企也在探索新的合作发展模式,寻求在当地业务的转型升级 。
5月30日,中国交建所属的中国路桥与肯方签署了10年的运营合同,根据合同,中国路桥将为蒙内(标轨)铁路提供运营及维护服务,服务内容包括机车车辆调度安排、铁路及机车的维护保养等工作,同时为肯方提供技术转移、人员培训等服务 。这份合同的签订,标志着海外中国铁路“走出去”从工程建设走向产业链上游,有助于带动中国铁路装备、优质产能全方位“走出去” 。
德勤会计事务所报告显示,2015年非洲开工工程项目金额达3750亿美元,未来非洲国家依旧希望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非洲市场前景广阔 。
面对这样的投资环境,中企在非洲的工程承包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在“一带一路”“三网一化”推动下,中企在大型项目上的竞争力显著提升,亚吉铁路、蒙内铁路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产生的可观经济社会效益,让中国品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 。
“当前,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中企在海外工程承包的模式上将更加多样化,特别是‘建造—营运—移交’(BOT)模式与 *** 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将大幅度增加,以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 。同时,我承包企业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也在加快转型升级,由单一的土建承包商、勘察设计承包商、设备制造商向综合承包商、运营商,甚至投资开发商转变 。”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王志华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正如人们从蒙内铁路等诸多中国海外承包工程项目的新突破中看到,转型升级中的中企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正在为各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
2那中文呢?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6月,最初的成员国包括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 。201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成员国扩至八个,涵盖的总人口超过31亿,已经成为了人口最多、幅员最广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除了八个主要成员国之外,上合组织还吸纳了阿富汗、白俄罗斯、伊朗和蒙古国作为观察员国,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柬埔寨、尼泊尔、土耳其和斯里兰卡作为对话伙伴国 。上合组织主要以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为主,在共同应对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 *** 的同时,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都是这些国家当前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各国之间有着相同的利益诉求 。开展各国之间的区域合作,谋求经济发展也是上合组织的宗旨之一 。
上合组织是“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机制性平台 。中国于2013年9月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新发展倡议,上合组织的参与国家大多位于“一带一路”沿线,如何利用“一带一路”这个关键性平台,更好地落实“一带一路”的相关建设,实现上合组织参与国家的发展与合作,是本次青岛峰会的重要讨论议题 。“一带一路”倡议秉持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这与上合组织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从根本上是一致的,二者都强调了共同发展和实现和平合作的理念 。且自“一带一路”提出以来,上合组织的历次峰会,均含有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 。上合组织为“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制和合作平台 。同时,“一带一路”也为处于经济转型期或经济发展瓶颈期的上合组织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 。上合组织多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不健全,“一带一路”与上合组织通力合作,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实现贸易便利和区域互联互通,推动上合组织各国的经济大发展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拉希德阿利莫夫表示,上合组织大家庭成员发展战略同“一带一路”建设的对接,将进一步巩固上合组织的基础,扩大各成员国间的经贸合作,激发新的增长点,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发展带来新动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