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罗伯特·科赫,1905年荣获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图/Wikipedia
科赫通过一系列严谨的逻辑和严格的实验,证明了牛羊炭疽病与人结核病都是由微生物引发的疾病,并提出了研究微生物致病的科赫法则 。1882年,当科赫向德国生理学会全体专家介绍完他的研究成果后,一向以苛刻闻名的教授们,竟然一个问题都提不出来,真正的毒,终于被人类找到了 。
科赫法则
1. 一种病原微生物必然存在于患病动物体内,但不应出现在健康动物体内 。
2. 此病原微生物可从患病动物分离得到纯培养物 。
3. 将分离出的纯培养物人工接种敏感动物时,必定出现该疾病所特有的症状 。
4. 从人工接种的动物可以再次分离出性状与原有病原微生物相同的纯培养物 。
巴斯德是世界公认的微生物学的奠基人,而科赫则是诺贝尔奖得主、“杆菌之父”,两位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的研究,才让人们最终认清了毒是微生物,以及消毒确有意义这两个今天的基本常识 。

文章插图
感谢巴斯德赐予我安全的牛奶
在巴斯德发现葡萄酒变酸的原理后,他并没有拍拍 *** 走人,而是以微生物来源于空气中这一假想为基础,尝试给酒消毒,并发明了沿用至今的巴氏消毒法,让法国的酿酒业恢复了元气 。

文章插图
贮存葡萄酒的木桶 。图/视觉中国酒是饮料,发酵是基础,不变酸只是前提,好喝才是重点 。巴斯德起初直接把果汁煮沸然后密封,结果酵母都烫死了,果汁放了很久还是果汁;巴斯德又尝试在酿成酒后再加热,可是酒中的芳香烃禁不住折腾,口感一落千丈 。最终,巴斯德发现,如果把酒加热到50-60度之间,只需要很短时间就能杀死那些有害细菌,而酒的口感却不受影响 。真正把巴氏消毒法传播到全世界的,不是酒的消毒,而是牛奶的消毒 。牛奶,是人类重要的营养来源,但人们对于牛奶的喝法一直存在着误解 。欧洲人认为天然的就是好的,高温会破坏牛奶中的营养物质,所以,生着喝一直被认为是唯一可取的饮用方式 。

文章插图
牛奶自古就是人类重要的营养来源,图中为埃及人挤牛奶的壁画 。图/Wikipedia
欧洲人说得没错,给牛奶加热的确会导致一些营养的流失,但是,生牛奶里含有大量的致病细菌和寄生虫,喝它就跟喝毒药差不多 。有人做过一项统计,在十九世纪的欧洲,单纯用生牛奶喂养的婴儿头三个月的死亡率高达92% 。但是,传统思维的禁锢,让人们对这样的事实视而不见 。
直到1897年,事情才有了转机,一位叫做内森·斯特劳斯的美国商人,因为自己的孩子喝生牛奶后早夭,于是决定自掏腰包,为纽约兰道尔岛上的一家孤儿院提供巴氏消毒设备,做起了牛奶消毒的试点 。一年后,这家孤儿院的儿童死亡率,下降了55%,而他们唯一做出的改变,就是喝了消毒的牛奶 。从此,巴氏消毒法名扬天下 。

文章插图
美国俄亥俄州波默罗伊市,当地奶制品制造商工人测量巴氏消毒法过程中工作温度 。图/视觉中国
直到今天,巴氏消毒法,依然被广泛用于乳制品、酒制品行业,为食物消毒的意识,也成为了理所应当 。

文章插图
外科手术不消毒?
在巴氏消毒法刚刚被发明的年代,医院的外科医生们,还在被术后感染的问题所困扰 。那时,病人出现术后伤口感染、引发败血症并导致死亡的案例经常出现 。感染的问题若不能解决,很多时候,外科手术的结局就是让病人换一种 *** 死去 。
英国的外科医生约瑟夫·李斯特在工作中发现了一个规律:***性骨折(也就是骨头刺破了皮肤,有了伤口)几乎就意味着死亡判决,而那些没有伤口的骨折患者,在接受了固定治疗后,很快就都痊愈了 。

文章插图
外科医生李斯特 。图/Wikipedia1864年,当李斯特阅读到了巴斯德关于微生物致病以及巴氏消毒法的文章后,当即感觉茅塞顿开,***的伤口之所以会感染溃烂,是不是因为空气中的微生物在搞鬼呢? 巴斯德在论文中,提出了三种“消毒” *** :过滤,加热和化学杀菌 。考虑到病人的伤口很难过滤,加热又太残忍,学过化学的李斯特就想到了那时被用于下水道污水防臭、防腐处理的石碳酸 。如果酒的腐败是微生物惹的祸,那下水道污水的腐臭是否也是同一机制呢?如果石碳酸能杀死微生物,那我就用它来为伤口消毒 。
推荐阅读
- 好听的公司名字如何取名 好听的公司名字的取名方法推荐
- 12星座摆脱焦躁情绪的方式
- 万俊人简介 婉君人体
- 家居衣柜的摆放风水有哪些讲究 衣柜不能对着卧室的窗户
- 什么是定字起名 定字起名的具体方法介绍
- 12星座吃醋时的表现
- 二建pdca是什么意思 pdca是什么意思
- 带定字的男孩名字 带定字的男孩名字大全
- 若爱请深爱这样的天秤
- 佐助杀大蛇丸是哪集 佐助杀大蛇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