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比常人寿命短25年吗( 五 )


想要健康长寿 每天做好6件小事
1、吃个鸡蛋
鸡蛋这种营养供应站确实对身体有好处:一个鸡蛋就能提供每天所需的13%的蛋白质,而且只有每天推荐摄入的卡路里数的4% 。 此外,它还包含大量叶黄素,这种抗氧化剂能防止眼睛出现黄斑变性和被紫外线伤害 。 每天一个鸡蛋或许还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症,这是因为蛋黄是维生素B的一个重要来源,这种营养物质能够减少脑内发炎 。
2、每小时起身一次
最近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与那些在工作以外的时间每天坐着不超过2小时的人相比,那些在工作以外的时间每天坐着超过4小时的人因各种原因死亡的风险增高50% 。 建议每坐一小时, 就站起来走动一分钟 。 这样你每天需要走大约1万步 。
3、摄入铬
研究显示,这种微量无机物通过增加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帮助人体对抗2-型糖尿病 。 每天服用200微克烟酸铬,就能达到上述效果 。
4、检查脉搏
早晨起床前,把食指和中指放在位于拇指下方的腕部,计算30秒内脉搏的次数 。 然后将这个数字乘以二,就是1分钟内的脉搏次数 。 一项研究发现,与每分钟60次的正常脉搏相比,每分钟脉搏是90次或更高的女性 ,死于心脏病的风险将会增至原来的3倍 。 如果你的心率很高,你要考虑在饮食里多增加一些欧米伽-3脂肪酸 。
5、进行自我按摩
压力会对人体内的各种器官造成损伤 。 作为快速缓解方法,你可以把拇指抵在位于眉毛下方的鼻子两侧,然后用食指和中指在眉毛上来回按摩,最后按摩太阳穴 。
按摩能够促使皮质醇和肾上腺素减少,而会令人产生好感觉的脑内啡的分泌增多 。
6、不要忘记使用牙线
如果不用牙线进行彻底清洁,隐藏在牙齿之间的细菌会引起牙龈感染,并趁机进入血流,它们进入血管后,会引起动脉发炎,导致血管壁上出现斑块沉积物 。 最新研究已经把牙龈疾病与其他问题联系在一起,例如呼吸道感染和神经退行性变 。
老中医的长寿之道:7条养生健康守则
从经络穴位、针灸理疗到顺时保健、食疗治病,中医养生法近几年风靡全球 。 老中医们的保养之道备受推崇,在台湾更是如此 。 很多着名的老中医已健康硬朗地活到近百岁,他们并不提倡吃人参、灵芝等高级药 材滋补,而是建议从生活饮食、运动等小细节着手保健 。
台湾媒体《天下》、《康健》等曾访问过170余位当代名老中医,其中100岁以上2人,90岁以上8人,80岁以上52人,70岁以上97人 。 在分析了他们的养生之道后,发现其中有7条健康原则是多数老中医都奉行不逾 的 。
1、饮食有节,菜多肉少
病从口入,老中医们非常注重清淡饮食,菜多肉少是一大原则 。 102岁高龄去世的老中医姜通,在101岁时身体还很健壮,每天坚持问诊,走路健步如飞 。 他的养生之道是50年不吃米,减少淀粉的摄取;多吃蔬菜和 深海鱼;每天喝牛奶;不吃红肉;每周炖一锅土鸡进补 。
2、起居有序,顺其自然
作息规律是老中医们信奉的养生法则 。 今年91岁的老中医易权衡倡导“8小时工作、8小时睡眠、8小时适当运动” 。 这个“三八原则”,让他的生活非常有秩序 。
拒绝熬夜,睡眠充足,维持充沛的生命活力,是健康长寿的根本 。 易权衡建议,晚上睡觉前准备一盆温热水泡脚,脚部温暖可以让人睡得更好 。
3、神志淡泊,以忍为尚
92岁的马光亚,是马英九的叔祖父,曾被选为中国近代百年“百大中医临床家”之一,是台湾唯一入选者 。
他主张,养生不只是修养身体,养心更重要,应首重放宽心情,凡事不要急,慢慢来 。 马光亚被台湾中医界尊称为“从容老人”,可见淡泊容忍的重要性 。
4、锻炼身体,持之以恒
许多老中医都非常重视这点,姜通百岁时还每天起床前踩脚踏车100下 。 78岁的巫水生喜欢爬山、练体操 。 马光亚则每天按摩涌泉穴,刺激脚部的经脉,促使血液流畅,气血旺盛,平时适当的锻炼不仅可以强加身体免疫力与抵抗力,还有减肥的作用呢 。
并且,平时会练习“八段锦”(一种中国传统的功夫体操),包括肢体运动和气息调理,以活动身体、促进血液循环为目的 。 还有的老中医师选择打太极拳、练五禽戏等,总之都是要让身体活动起来 。 “要活就要动”,这是老中医们的至理名言 。
5、乐于奉献,不慕名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