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踩踏安全小常识 防踩踏校园小常识( 二 )


(6)在拥挤的人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7)在拥挤的人中,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
(8)在拥挤的人中,一定要时时保持警惕,不要总是被好奇心理所驱使 。当面对惊慌失措的人时,要保持自己情绪稳定,不要被别人感染,惊慌只会使情况更糟 。
惊慌可以,万万不可失措 。(9)已被裹挟至人中时,要切记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向保持一致,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要听从指挥人员口令 。
同时发扬团队精神,因为组织纪律性在灾难面前非常重要,专家指出,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 。(10)如果出现拥挤踩踏的现象,应及时外援,寻求帮助 。
赶快或等 。(11)在出现火情、地震等紧急情况时,在场的教师和领导要注意按照应急疏散指示、标志和图示合理正确的疏散学生 。
(12)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紧张或恐慌气氛 。(13)发现不文明的行为要敢于劝阻和制止 。
(14)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15)应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补人流推倒 。
(16)在人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17)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时,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喊,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
(18)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 。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
(19)拥挤发生后,一方面赶快,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20)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的原则 。
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21)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 。
在校学生,面对踩踏事故时候应该做到以下10点: (1)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
(2)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zhidao在人流的边缘 。
(3)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
(4)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
(5)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时内,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 。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 。
(6)若自己容不幸被人群拥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
(7)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
(8)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
(9)在人群骚动时,脚下要注意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
(10)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
1.加强内部安全管理
(1)制定预案:要制定《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预案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根据学校的发展不断完善 。
(2)明确责任:学校要健全预防拥挤踩踏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层层分解,落实到人 。
(3)落实措施
◎ 加强值班,建立教师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的值班制度 。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要有值班老师组织疏导 。倡导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强调安全第一,不强调整齐快速 。
◎ 强化学校对晚自习的管理 。学生晚间自习,必须有教师值班、干部带班;当停电或照明设施损坏时,要及时开启应急照明设备,同时带班干部和值班教师要立即到现场疏导 。
◎ 合理安排班级教室 。学校要尽可能将班额大、年龄小的学生班级安排在底楼或较低楼层教室 。
2.开展安全教育
(1)安全意识的教育:学校要通过惨痛的拥挤踩踏事故的案例,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对学生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和严重后果,掌握防范措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