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高考必修语文教案设计( 四 )


句式灵活多变,语言奔放恣肆,也是本诗一大特点 。诗歌句式以七言句为主,又间杂了三、四、五、六、八言等句式,变化频频,灵活多样;语言或匀称对偶,或散漫舒展,或精炼凝重,或通俗轻快,摆脱了一般诗歌中节奏统一板滞的现象,造成了参差错落、变化有致的美感和韵味 。诗歌句式和语言的这种特色,正是李白豪放不羁的飘逸个性的体现 。
诗歌中三次惊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将自己的强烈感情笼罩全诗,主观色彩浓厚,给人一唱三叹、回环往复之感 。随着景物的描写,惊叹之情不断加强,也使艺术效果逐步得以强化,使诗歌产生了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
2、习题解说 。
(1)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
命题意图:理解诗歌句式与情感表达的关系,体会《蜀道难》句式的独特韵味 。
参考答案:参考“精华鉴赏”第2段 。
(2)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
命题意图:理解该句在诗歌当中加强主观色彩的作用,及其造成的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 。
参考答案:“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是该诗的主调 。该句在诗中重复三次,每次的作用不尽相同 。在开头,重在表现蓦然惊讶的感觉,也使文势更为突兀;在中间,是表现一种畏惧和发愁的心理,在文势上有换气和振起的作用;在末尾,则表现无可奈何,只得作罢的情绪,使全诗通过这样的一唱三叹,让主调在读者心目中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
(3)第三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
命题意图:让学生掌握蜀道“难”的具体特征,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并学会对作品思想内容的归纳 。
参考答案:蜀道之“难”主要有三方面的特点 。一是高险,表现在太白峰路段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等句子,都表现这种高险 。二是惊险,在青泥岭路段 。“扪参历井仰胁息”、“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脉崖转石万壑雷”等句,便是表现这种特点 。三是凶险,主要在剑阁山路段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_如麻”等句,均表现了这种凶险的特点
(4)第四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
命题意图:让学生深刻理解、把握李白诗歌的主导风格和艺术特征 。
参考答案:参考“精华鉴赏”第1段 。
3、相关资料 。
中唐以后直至今日,人们对《蜀道难》的写作年代和主旨众说纷纭 。就中以用乐府旧题写故国山川、别无寓意之说颇为可能 。令人詹镆疑是天宝元年初至长安时送友人入蜀之作,亦颇有可能 。在送别诗中以主要篇幅描写山川风景,在李白本人和其他唐人作品(尤其是七言歌行)中不乏其例 。诗的结尾部分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等句,有人据此以为有政治寓意 。其实那不过是用左思(蜀都赋)、'张载《剑阁铭)中的成语加以变化,借以夸张山川之险 。就如作者{天门山铭》中“天险之地,无德匪亲”等句一样,未必是影射时事 。
《蜀道难)形象雄伟,感情炽烈,想像丰富,语言夸张 。全诗色泽光怪陆离,动人心魄,充分显示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的特色 。诗人从各个角度摄取画面,多方面突出蜀道之险 。其结构则回旋往复,又层次井然 。诗的句式多样,参以散文句法,节奏鲜明而富于变化 。虽然诗歌竭力描绘蜀道的艰难险恶,但人们读后并不感到情绪低沉,反而为诗中夸张的描写、雄健奔放的气势所激动,感受到一种崇高雄伟的美 。这是因为诗人借助于对蜀道山川的描绘,寄托了自己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魄,体现了向往雄伟不凡事物的精神面貌,因而具有一股积极向上的 。
高考必修语文教案3
《阿Q正传》
教材分析:课文第七章“革命”部分,生动地描绘了阿Q在革命波及未庄时的心理及行为,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
教学目的:
1、把握故事情节,体会主题思想 。
2、欣赏人物形象,初步了解阿Q的性格特点,典型意义 。
教学重点、难点:喜剧外衣下的悲剧人物及社会内涵 。
教学设想:
1、加强预习指导,要求通读课文,记下第七章中的可笑之处,并试做练习一第一小题的前半部分 。
2、将教学的主要环节分为“走近阿Q”、“寻找幽默”、“体会严肃”三个步骤,试图以“幽默”作为教学难点的突破口,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社会内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