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类靠吃祖宗饭的人 , 未来如何靠自己的双手在社会上立足?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 我们现在大多数人的家庭条件较好 , 但这自强自立的精神一定要传承下来 , 它会引导你在社会上站稳脚跟、紧随社会发展的步伐 。现在的社会拒绝“巨婴”和“富二代” , 提倡“少年强 , 则国强” , 需要的是自强自立的青少年 , 所以我们应该行动起来 , 从自我做起 , 为将来成为独立自主的社会人而努力 。
儒林外史名著读后感600字3
我以前很少看小说 , 总觉得小说无非是以情节取胜 , 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 只要我想我也会写出跌宕起伏的悬念的 。我自己还是很喜欢优美的风花雪月 , 对于天马行空的感伤也有兴趣 。这次是闲来无聊翻了一下《儒林外史》 , 就有一种儒林外没有史的感觉 。
对于吴敬梓的这部大作 , 历史给予了极大的评价 , 但我也有一点自己的观点 。看这本书的时候总有一点累的感觉 , 他跟别的小说不一样 , 要非常用心的去看 , 要不然过了几章之后你就会发现里面的故事已经是物是人非了 , 对于这点我很纠结 , 因为我同时有两点观点了 。
我一开始就觉得这有点流水账的感觉 , 一个人就写一个小故事 , 很像一个短篇小说集 , 而不是长篇小说 。这个人的故事说完了 , 就找个借口 , 比如说乘船遇到故人 , 回家遇到新知 , 紧接着那个人就会从下个故事中完全的小事 , 蒸发的干干净净 , 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 。但是这些人的关系会在下个或者下下个故事中被使用 , 这就会让人没办法接受啦 。不过 , 这么多小故事组成的这本书 , 说明作者的人生阅历非常丰富 , 在体现芸芸众生相时的资料也是很齐全的 ,
小说在一开始就讲王冕的故事 , 作者从这里入手 , 是有很大的深意的 。通过在后面的各位书生故事的阅读 , 与王冕的一生对比就会显示出作者的讽刺 。王冕一生受尽磨难 , 勤奋苦读 , 才造就他的博学多才 , 却终生不入仕途 。与其他的书生诸如严监生 , 范进之类形成鲜明的对比 。虽然他们有的夜很苦读 , 但绝大部分是那些市井无赖制备 , 就是换了一身衣服摇身一变就成了秀才 , 却还是总写鸡鸣狗盗 , 偷鸡摸狗的勾当 , 作者并没有过多的写书生们之间的政治斗争来显示他们之间的勾心斗角 , 确实通过一些小事 , 或者是一些搞笑的事情来解释他们的小丑形象的 , 讽刺学校过非常明显 。
读了这本书 , 我能够说只学到了一点 , 就是换个角度来写东西 , 任何事物都有机棉 , 如果就死站在一个角度就永远不会有那种横看成岭侧成峰感受 。
儒林外史名著读后感600字4
同一本书 , 在不同的年纪阅读 , 会有不同的心得体会 。
初读《儒林外史》 , 折服于它用饶有诗意、却又不引经据典 , 平直近乎白话的语言写出了让人忍不住想要一读再读诙谐多讽的故事 , 短短不过300页 , 却道尽了千面人物、百态世事 , 于平地起惊雷 , 在小处见性情 。
都说这是一本极具讽刺意义的小说 , 但如今再一次重温 , 对这300页纸张描写的人生百态 , 却是莫名萧索、惶恐 。是谁造就这一切!
无论你是文士豪杰、酸儒奸佞 , 还是风流才子、绝代佳人 , 无论是王冕归最终隐山林、范进最终考中举人、还有守财奴的严监生 , 在书结尾都逃不过黄土盖顶、往事散尽的结局 。这样相同的终局 , 让我们不禁怀疑平生所坚持的信念 , 认定的真理 , 遵循的规矩又有何意义哪?我们的一生如何行事又有何区别哪?
在怀疑中 , 书中的人生岁月如江河将我淹没 , 浮游在时光长河 , 书中一幕幕的过往在眼前浮现 。来到时间长河的终点 , 回望过去种种 , 对这变换的岁月又有了新的理解 。这样的生活真的没有区别吗?但是如若没有迟先生对贤人吴泰伯的感念 , 如何会有泰伯祠?又如何会有同代才俊对贤人的传承?盖宽又去哪里想起迟先生、虞博士一代文人的风骨!想来区别还是有的 。
推荐阅读
- 读鲁迅作品读后感600字 鲁迅作品读后感精选
- 儒林外史读后感600字初三 名著儒林外史读后感想600字5篇
- 达尔文物种起源读后感500字 达尔文物种起源读后感
- 儒林外史读后感600字初三 名著儒林外史读后感600字5篇
- 儒林外史每回感悟 儒林外史读后感600字
- 儒林外史读后感700字初三 儒林外史优秀读后感700字以上
- 儒林外史的好词好句 儒林外史读后感700字
- 儒林外史优秀读后感800字 儒林外史优秀读后感
- 《儒林外史》的读后感 《儒林外史》高中生读后感
- 假期推荐书目《朝花夕拾》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