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小竹排画中游教案( 三 )


教学难点:图文结合看懂图意 , 理解词句的意思 。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
2、挂图(投影片) 。
教学时间:教学本课用2—3课时 。
预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 知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 。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
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 , 物产丰富 。特别江南地区 , 河流众多 , 盛产大米 , 所以称之为鱼米之乡 。今天我们和图中的小朋友 , 乘着小竹排 , 一起到江南地区去看看那儿美丽的风光 。
二、图文结合 , 弄懂图意 。
1、学生一边听表现江南风光的民族乐曲 , 一边看图 , 看看图上画了什么?
2、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
3、按照从河面到两岸的顺序说一说 。
(1)小朋友撑的东西叫什么?(小竹排)
(2)小朋友撑着竹排在河中游听到什么?看到什么?
(听到了小鸟的叫声 , 看到鱼儿在水里游 , 还看到两岸树木都长得很茂密 , 田里的禾苗绿油油 。)
小结:江南水清鱼多;气温高 , 一年水稻能收两季 , 米也多 , 蔬菜丰富;由于雨水充足 , 树木也长得很茂密 。所以人们称江南是“鱼米乡” 。
三、初读课文 , 认记字音 。
1、 自由读课文 , 要求看拼音读准字音 。
2、 对照生字表 , 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 多读几遍 , 记住字音 。
3、 检查生字的读音 。(指名读 , 开火车读 。)
4、 指导读课文 , 要求读准音 , 读通句子 。
四、出示课件 , 理解句意 。
1、 学习第一句 。p> A、读第一句 , 说说这句话讲什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学生看课件演示:用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 理解顺水流 。)(板书:鸟儿唱、鱼儿游)
B、要是你在这小竹排上心情会怎样?为什么?(高兴、喜悦 。)
C、指导朗读 , 让学生把自己的感情(心情)读出来 。
2、 学习第二句 。
A、图文结合 , 指名朗读 , 请学生说说这句话讲了什么?
B、“树木”、“禾苗”长得怎样?请学生上讲台在电视上指出来 。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
(板书:树木密、禾苗绿)
C、演示“禾苗”长的课件 。
D、指导朗读 。要求读出“树木密” , “禾苗绿”的感觉(语气)来 。
E、集体朗读这一句 。
3、 学习第三句 。
由板书引入第三句:这里鸟儿在唱歌 , 鱼儿在游泳 , 两岸树木一棵挨着一棵 , 绿油油的禾苗望不到边 , 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江南)
A、齐读第三句 。
B、“江南鱼米乡”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你知道吗?(江南一带小河多 , 鱼虾也多 。水稻一年收两季米也多 , 所以人们把江南一带叫做鱼米乡 。)
C、“小竹排在画中游” , 这里的“画”是老师挂在黑板上的画吗?那是什么呢?请学生看看图再说说 。(江南美丽的景色)p> 五、朗读课文 , 可分小组、集体个人朗读 。
一年级语文《小小竹排画中游》教案4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 。能喜爱江南,热爱自己的家乡 。
2、用自己的方式认识12个生字,会写口、日、中3个字 , 认识2个笔画和三个偏旁 。
3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利用生活经验、图片、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竹排、树木密、禾苗、江南、鱼米乡等词语 。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课件 , 引导学生结合看图 , 联系生活实际 , 反复诵读 , 在读中感悟 , 读中理解 , 读读画画 , 理解课文 。
2、在指导学生认记字形时,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记住字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指导写字时 , 引导观察 , 范写指导 。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小小竹排画中游》是一首诗歌,学生喜欢读,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和背,让学生体会到江南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笔画、偏旁和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字形的教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