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历史背景 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史( 三 )


这些信用社一般是当时的财政局发起设立的,当然有的股权业是几经变化,经营的情况也是各异 。
后来,监管部门为了规范农村信用社,提出了信用社改制的要求,进行科学的改制,以实现 健康 发展,改制为农商银行 。
这也是题主提出的问题中的对象 。这个改制就是各项资本要求,监管指标要符合监管要求,因此在过去的几年,部分农村信用社进行了资本补充,不良处置等等措施,成功改制为农商银行 。
所以题主提出的把钱存在农商银行是否安全就有了答案,其实还是比较安全的,因为能改制为农商银行的是比较好的信用社,资本充足率,不良率,存贷比,拨备覆盖率都已经符合监管要求 。
但是还没改制的农村信用社还是要注意,虽然也不一定有事,但是万一呢,损失了,就麻烦了 。
首先要了解中国的金融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也要了解金融与经济和 社会 稳定的关系,了解这两点之后再看微观的部分,也就是农商银行的本身 。问题是存款是否安全,反过来我们看,如果不安全,也就是出现农商银行无法全额支付储户的资金,会产生什么结果,相信任何人都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 。接下来看是否有完全的保障措施呢,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和管理体系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存款保险制度、存款准备金、流动性指标监管、省联 社会 出手、省 *** 会出手、央行会出手……,放心吧,不会有任何问题 。每一个农商银行出问题影响的是整个金融、整个经济、整个 社会 …… 。
大家放心把钱放到农商银行,因为农商银行是乡村振兴战略金融支持的主力军,普惠金融和精准扶贫的更大践行者,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更大金融推手,没有理由不支持 。
目前我国共有农商银行1436家,定位于服务三农和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其总资产在国内商业银行中占比10%,是我国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金融的主力军 。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成立以来,农村信用社经历过无数次改革,2003年国务院下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后,正式掀起了向农商银行改革的浪潮 。按照方案要求,改制有三个路径:对于资本实力强,资产质量优和地区经济条件较为发达的农村信用社,允许改制为农商银行;对于资本实力,资产质量和地区经济条件次之的,允许改制为农村合作银行;对于暂时不符合条件的,仍然保留农村信用社体制 。从以上改制路径我们不难看出,改制后的农商行无论自有资本,资产规模和质量等都比原农村信用社更强大,更优化,抗风险能力更强 。所以,从理论上,农商银行比原农村信用社更加安全 。
实际上,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金融业普遍整体呈现 健康 稳定发展态势 。对于是否安全,更多的是侧重于产品上 。即是说,对于客户来说,哪家银行最安全已经不是之一选项,而是首先选择好产品 。农商银行虽然全国各地并不统一,一般以县市一级为独立法人,自成一体,就单个银行来说确实资本自有和资产实力较为单薄,抗风险能力不强 。但是,如果客户选择的是存款类产品,50万之内所有银行的安全性是一致的,没有区别 。因为,首先存款保险条例适用于所有银行;其次,不论大小银行都必须为吸收存款缴纳存款保险基金;第三,当银行出现破产倒闭风险时,大银行和小银行都执行一个更高偿付标准50万,这些都是存款产品的制度保障 。
所以,如果是存款类产品,基本没有风险 。当然,如果超过50万的资金,可以采取分散存入的 ***,比如分散到家庭不同成员,或者分散到不同银行,都可以得到全额保护 。
但是,如果是存款产品以外的其他理财类产品,比如基金、银行理财产品和银保产品等,因为产品的风险与身俱来,有的产品还是银行代销产品,而且不在存款保险条例保护范围之内,所以这种风险主要来至于产品,而不是银行 。因此,要问农商银行安不安全,如果是存款类产品就绝对安全 。如果是理财类产品,肯定有一定风险,但这并不是因为它是农商银行的产品才具有风险,即使在其他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城商行等也同样具有一定风险 。
农商行已经深入了农村市场 。
它在国民经济当中扮演的作用不可忽视 。
农商行和其他的银行不同,它是每一个区县的农商行,都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 。这一点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抵抗风险的能力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强 。
近期国家已经出台政策,其机构不得跨区县经营,又不准拓展到辖区之外,这对他的经营扩展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

推荐阅读